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一、招生计划
我校2026年度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约800名,其中学术学位约650名,专业学位约150名,含专项计划单列指标【对口支援西部高校(青海大学)定向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海南办学和储才计划等】。学院和导师名下暂不列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最终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确定。 二、招生方式 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采用直博攻博、硕博连读、“申请—考核”制三种方式,均招收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具体如下: (一)直接攻博,选拔具备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生入学资格的招生方式。 (二)硕博连读,选拔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成绩优良,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本校在学硕士生攻读博士的招生方式。 (三)“申请—考核”制,选拔优秀的应届或往届硕士生及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历人员,根据材料审核、博士生导师意见并经各招生单位审核或考核后确定攻读博士的招生方式。 三、学习方式
学术学位为全日制学习方式,专业学位为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学习方式,非全日制仅招收定向就业专业学位博士。 四、报考条件 (一)直接攻博:具体报考条件参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 (二)硕博连读:具体报考条件参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博连读研究生遴选工作实施办法》的相关规定,选拔工作于每年的3-5月份开展。 (三)“申请—考核”制:报考条件符合学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选拔实施办法》和招生学院规定的要求,具体如下: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 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3. 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 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报到前取得硕士毕业证书或学位证);已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者;非学历教育者(仅获得硕士学位证者),须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后方可报考;境外获得学历学位者(须在当年入学前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5. 具有较强的语言和科研能力。其中: (1)外语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英语: a. 大学英语六级(CET-6)成绩不低于425分或合格(学术学位);大学英语四级(CET-4)成绩不低于425分或合格(专业学位); b. 托福(TOEFL)成绩不低于72分; c. 雅思(IELTS)成绩不低于5.5; d. GRE成绩不低于1200分(新标准不低于310分); e. 全国高校英语专业考试(专业四级或专业八级)不低于60分,WSK(PETS5)不低于45分; f. 获得境外硕士及以上学位(学位证书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g. 近五年内,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发表过英文SCI(SCE、SSCI、A&HCI)检索论文; ②俄语: a. 全国大学俄语四级成绩≥75(或良好); b. 全国大学俄语六级成绩≥60(或合格); c. 对外俄语水平考试达到一级ТРКИ-1(B1); d. WSK(ТЛРЯ1)≥60; ③日语: a. 全国大学日语四级成绩≥80; b. 全国大学日语六级成绩≥60; c. 日本语能力测试(JLPT)达到三级(N3); d. WSK(NNS)≥60。 (2)科研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近五年内): ①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北大核心)及以上发表过与所学或申报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②以第一作者公开出版与所学或申报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专著; 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④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证书持有者; ⑤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根据当年的生源和报考情况,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外语和科研水平要求可适当放宽,具体要求请关注学校后续相关通知。 6. 现役军人报考,按有关规定办理。 (四)申请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考生还须满足以下条件: 1. 具有三年以上现场工作经历,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应有主持承担过所报考学科领域(方向)相关工程技术研究项目,或实质参与和所报考领域相关的重大科研项目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 2. 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出具推荐证明,包括实际工作年限、参与科研及管理情况、定向就业类别进行培养的意见等;推荐证明须由相关负责人签署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 (五)以同等学力身份申请的人员,除满足以上条件【(三)中的4除外】外,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 获得学士学位6年或6年以上(以考生报到时间为准); 2. 已修完与报考学科相同或相近学科硕士阶段主干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加盖授课单位研究生培养部门公章的成绩单)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3. 在专业技术方面工作成绩突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近五年内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刊物(北大核心)及以上刊物公开发表与所学或申报学科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二篇及以上; (2)作为负责人或主要骨干完成科研项目或工程设计、勘查项目,并获省部级及以上局级奖(一等奖排名前三)。 (3)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所学或申报学科专业相关的科技成果奖励(排名前五)。 (六)符合招生学院规定的其他学术性条件和要求(详见招生学院发布的2026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实施细则)。 (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执行,详见《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2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八)拟报考定向的考生以及现在履行合同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单位同意方可报考。考生与定向单位或所在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的纠纷影响后续复试、录取等工作,责任由考生自负。 五、网上报名 1.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复审将在复试前进行,资格审查中凡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将不予复试和录取,由报考条件不符造成的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 所有报考人员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yz.chsi.com.cn/进行网上报名,报名费每人200元(未缴费者视为报名无效;一经确认缴费提交后,如申请人放弃申请,报名费不退)。 (1)直接攻博:2025年9月,具体见《接收推免生工作通知》。 (2)硕博连读:2026年3-5月,具体见《硕博连读研究生遴选工作通知》。 (3)申请—考核制网上报名时间:2025年12月8日至2026年1月8日 |
2023年上海美术联考定于2022年12月4日举行,素描 8:30—11:30,
考试日期:2021年12月26日。 考试时间:素描08:00 - 10:30
考试日期:2021年12月4日 各科安排:素描8: 30- 11: 30,速写
考试日期:2021年12月12日 考试时间:上午8:30—11:30色彩,
考试时间:2021年1月10日进行,速写8:30—9:00,造型基础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