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4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80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471人。另外,学校拥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等约2万人。
2014年8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合并筹建淮安大学。
2015年9月,教育部《关于2015年列入教育部专家考察的申报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中,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拟合并更名为淮安大学。
2016年3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将创建淮安大学列入江苏省“十三五”规划。
淮阴师范学院是周恩来总理故乡第一所本科院校,坐落在风光秀美、人文荟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
学校已有52年的高等教育办学历史,现有王营和交通路两个校区,校园占地1800余亩,校舍总面积55万平方米。有17个二级学院和1个民办二级学院文通学院,55个普高本科专业,其中非师范应用型专业38个;全日制普高在校生2万余人,在籍成教生60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正高职109人,副高职31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2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0人,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8人。有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有68位教师担任国内高校兼职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与国内其他高校联合培养的在校硕士研究生70余人。
学校拥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点,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7门省级精品课程。图书馆藏书182万余册,电子图书近200万种,中外文纸本期刊2400余种,电子期刊1800余种;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以上。
近5年,淮阴师范学院承担国家以及省、市科研基金、课题300余项,其中,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0项。出版专(编)著近120部,发表论文5500余篇,其中被SCI(E)、EI收录40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2500余篇。《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淮阴师范学院始终坚持用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形成了校风淳厚、学风浓郁、教风严谨的办学传统,多年来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骨干教师和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达8万余人。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学校每年有600名左右的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先后荣获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07年,学校以“优秀”等第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与韩国建国大学、美国萨姆休斯敦州立大学、法国图鲁兹第二大学、日本山梨英和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目前在国外大学就读的交换生与双学位学生100多人。
学校多次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淮阴师范学院将努力建设成为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地方综合性大学。
学校为优秀学生设立了优秀奖学金和多种单项奖学金,并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等渠道,帮助生活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生宿舍全部实行公寓化管理。
2011年淮阴师范学院面向全国招生4150人,具体招生人数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招生计划为准。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要求:普通类选测科目为BC、必测科目为4C、技术科目合格;艺体类学业水平必测科目测试D级不超过三门(技术科目测试不合格视为D级);录取办法:先分数后等级。
欢迎广大同学报考!
[点击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