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导向,根据社会需求调整和优化学科与专业结构, 2000 年以来新设了 14 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专业,基本形成以师范教育为基础,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为主干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 共有各类专业 39 个,其中师范类专业 12 个,非师范类专业 27 个。
学校坚持教育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线,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 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才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目前有省级教学团队 1 个、省级教学名师 2 人、省级精品专业 1 个,省级精品课程 4 门,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3 项。学校重视 加强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 2004 年底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结论达到“良好”。 近年学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均超过 92% 。
学校重视抓好科研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立了区域经济、生物技术、数学、畲族文化等研究所。学校教师参加国家“ 973 ”、“ 863 ”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重点科研项目共 80 多项,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曾宪梓教育基金教师奖等 30 多项 (其中彭彪教授的花卉矮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林寿教授的数学项目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等;黄家骅教授的居民经济学研究获省社科成果一等奖) , 获国家专利 3 项, 正式 出版论著、教材 248 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1639 篇, 其中 国外学术刊物发表 50 篇。 《宁德师专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宁德师专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分别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学报。 学校注重从宁德特色产业的生产实践中筛选课题,主持或参加直接服务于宁德市工农业生产的国家、省、市科研课题 20 多项,其中食用菌栽培、槟榔芋再生植株、草莓快速繁殖、章鱼人工育苗、笋类食品保鲜加工、酸雨的形成与防治、环境监测、闽东北亲水游规划与导游词的编写等技术的研究,对于服务地方经济起到了重要作用。
......
[点击收起]